学校介绍:
广西师范大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大学,坐落在世界著名山水旅游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学校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4100多亩。学校现有27个二级学院(含独立学院——漓江学院),在职教职员工2180多人,全日制本科生16500余人,博士生71人,各类硕士研究生(不含研究生班学员)5300余人,各类长短期留学生1200多人,函授、进修生等10000余人。建校近80年来,学校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近20万名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办于1932年,原名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曾六次更名,八次迁址,四度调整。1936年与广西大学合并;1941年,重建广西师范专科学校,1942年更名为省立桂林师范学院,1943年升格为国立桂林师范学院,开始独立举办本科教育,1946年迁址南宁并改名为国立南宁师范学院;1950年迁回桂林,再次与广西大学合并;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广西大学奉命撤销,在原广西大学文教学院、理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广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
在近80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始终秉承“尊师重道、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努力培养各类师资和社会所需人才。抗战时期,与西南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一起,成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师范院校,并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1943~1978年,是广西唯一一所培养本科学历教师人才的高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继承传统,彰显特色,引领和服务广西基础教育,充分发挥了广西教师教育的龙头作用。
文化底蕴深厚悠久的办学历史,得天独厚的办学环境,名师荟萃的文化传承,积淀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王城校区是广西历史上最早的文教中心,文脉延续和传承了1000多年。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颜延之就在独秀峰下开辟了“读书岩”,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首次在此交汇;唐代,桂管观察使李昌巙在此创办了广西第一所公学——桂州学;宋代,曾在此建铁牛寺(元代改称大圆寺);明代,成为靖江王府,王城由此得名;清代,成为广西举行乡试的贡院;1921年,孙中山策划北伐,设大本营于此;新中国成立前广西第二师范学校、国立桂林师范学院相继在此办学;1954年成为广西师范学院所在地。学校充分保护和利用王城的文化资源,使诸如独秀峰上的摩崖石刻等文物,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安然无恙,王城成为目前保护最完好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建校以来,杨东莼、李四光、胡适、陈寅恽薛暮桥、陈望道、欧阳予倩、谭丕模、阳翰笙、陈岱孙、千家驹、陶大镛、林砺儒、曾作忠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荟萃学校,执教治学,弘文励教。他们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谱写了桂林文化城的历史篇章。这些财富的孕育和积淀,铸就了学校发扬人文社会学科优势、服务广西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学校因此而成为“人文强桂”的台柱。
办学条件完善学校三个校区功能布局合理,条件优良。王城校区位于桂林市中心,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正在积极申报5A级旅游景区),也是历史、美术、旅游等专业的教学基地。育才校区位于桂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是学校的主校区。雁山校区位于桂林市教育园区,正逐步建设为现代化校园。学校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5亿元;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重点实验室,6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0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全校图书馆舍总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59万册,中外文期刊5573种,电子图书5000GB,图书馆被确定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建有球类馆、武术体操馆、塑胶田径场等各类现代体育设施,总面积10多万平方米。学校是CERNET华南地区网桂林主节点依托单位。
学校是广西实施“人文强桂”建设工程主体单位和广西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21世纪园丁工程”的技术支撑单位;设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基地、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广西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广西高校政工干部培训中心、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研究基地等国家或自治区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机构。国家文科基地在终期验收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是全国唯一被评为优秀的地方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文科基地。
学科门类齐全学校是广西具有博士授权的三所高校之一,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9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9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有14个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0大门类,形成了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师范与非师范性专业协调发展、教育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素质优良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4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678人,占51%,具有硕士(含)以上学位968人,占71%。教师中有国家引进海外人才“千人计划”人选1人,漓江学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广西优秀专家11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5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和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7人,校级拔尖人才78人。有1个广西人才小高地共建载体,5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9个校级教学团队。
教改成效显著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教改成果显著。“十一五”期间,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评建创优”和实施“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建立了学校、自治区、国家三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体系,先后获得40项自治区级和14项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所获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在西部地区同类院校和广西高校中名列前茅;完成了首次开展的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深化了本科教育内涵建设。教学成果《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推进西部地区高师本科教育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获得2009年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教师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得4项奖励,并实现了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零的突破。
科研成绩斐然学校把科学研究作为促进教学、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学校共承担973前期研究专项、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28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经费总计2.77亿元;获得各类科研成果7529项,其中各类著作344部、SCI等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81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5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五完成单位);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均为“十一五”期间广西高校唯一获奖的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4项,其中一等奖6项。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工作成绩显著,目前,学校共有20个厅局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比“十五”期间增加12个。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全区高校“三对创新行动计划”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共承担各类横向课题141项,项目经费1175万元,与“十五”期间相比,增加了11.87%,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校园文化繁荣学校打造了一批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坚持举办“独秀大讲坛”,开展“一院一节一特色”系列活动,获得一批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成果奖。连续9年共开展18期“大学生理论学习月”活动,获得广西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创新成果奖;连续举办12届“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社会实践工作连续10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部委的联合表彰;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学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积极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学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出版社成绩卓著学校出版社2009年6月完成改制,成为广西出版界首家集团,也是我国第一家地方大学出版社集团。截至2009年底,学校出版社总资产达4.02亿元,净资产达2.11亿元,年发行码洋6.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3.86亿元,呈逐年递增态势。新闻出版总署于2010年7月发布的《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表明,我校出版社在我国图书出版单位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中排名第6位,在大学图书出版社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中排名第2位。
国际交流广泛“十一五”期间,学校继续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截止目前先后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所高等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留学生人数得到快速增长,共接收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6000多名,其中以学历教育为主的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