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要求必须建立什么制度?

日期: 栏目:旅行社 浏览:0 评论:0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要求必须建立什么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为了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而采取的措施和规定,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轻重缓急和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辨识

风险识别是指通过系统在工作组织、业务流程、工具手段、方式方法等多个方面,将环境建立、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应对等风险管理过程与内部控制矩阵、内控评价、缺陷认定与整改等内部控制管理过程相衔接、相融合,明确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的协作与互动,以保证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完整性、有效性和无缝对接,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与内部控制工作的紧密衔接和有效协同。

(安为科技智慧双重预防数字化系统风险辨识分析流程)

分级管控

分级管控是指全面识别和评估区域内的安全风险,确认安全风险等级并汇总建立风险数据库,形成“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输出符合系统要求的危险源清单和报表,并建立统一的危险源档案,便于管理人员随时了解、随时查阅,从而实现安全风险的全覆盖。

安为科技智慧双重预防数字化系统风险分级管控流程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过程

  • 风险辨识

1.以各场所/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为基本识别单元,确保风险识别涵盖本单位及有关各方作业的全部场所、设备设施及作业活动。

2.必须筛选、排除、调整已识别的安全风险,形成风险识别清单。

  • 等级确定

1. 风险评价方法:根据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风险评估方法或上级单位要求的评估方法,可以确定等级的风险矩阵法(RP法)、作业条件危险评估法(LEC法)等。

2.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风险分为蓝色风险、黄色风险、橙色风险和红色风险四个等级(红色最高)。

  • 建立清单

1. 建立安全风险辨识、评价清单,清单中至少包括:

(1)风险所在场所 / 部位;

(2)风险描述;

(3)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

(4)风险评价过程;

(5)风险等级;

(6)控制措施。

2. 各生产经营单位可参考某单位办公室职能部门安全风险辨识、评价清单。

  • 管控措施

1、控制措施的制定依据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人保护等多种类型。

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填写示例

2. 在制定管制措施时,应根据轻重缓急,消除、替代、降低优先顺序考虑

(1)停止使用危害性物质,或以无害物质替代;

(2)改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

(3)改变工艺减轻危害性;

(4)限制危害;

(5)工程技术控制;

(6)管理控制;

(7)个体防护;

(8)其他。

  • 警示告知

1. 绘制风险分布图,以确定的风险等级为依据。

2. 重点岗位准备风险告知牌,现场张贴告知书

  • 动态预警

1. 安装监测报警装置,对事故风险进行预测报警。

2. 对风险实施动态管理。

  • 应急管理

1、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根据风险评估情况进行应急演练。

2、配备包括应急队伍及人员在内的应急装备及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二、如何建立高效安全管控风险制度

什么是安全管控风险制度

安全管控风险制度是企业为保障员工和资产安全而建立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它的目的是提前预测和识别潜在的风险,在发生事故之前进行防范和控制。这种制度有助于确保企业运营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并保护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

为什么需要建立安全管控风险制度

在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例如工作场所事故、信息泄露、违规操作等。这些风险不仅会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还会给企业带来法律责任和声誉风险。建立安全管控风险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评估和处理各种潜在风险,从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员工和企业的利益。

如何建立安全管控风险制度

建立高效的安全管控风险制度需要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风险评估:首先,企业需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识别可能发生的事故和违规情况。
  2. 制定制度: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明确员工应该如何应对各种风险。
  3. 培训和教育:为所有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公司的安全政策和相应制度的具体要求。
  4. 监督和执行: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全面执行,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
  5. 持续改进:定期审查和评估制度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和改进。

建立安全管控风险制度的意义

建立高效的安全管控风险制度可以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益处:

  • 保护员工安全:制度的建立能够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员工免受伤害。
  • 减少财产损失: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的落实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减少财产损失。
  • 降低法律风险:建立严格的安全管控制度有助于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降低法律风险。
  • 提升企业形象:有完善的安全管控制度可以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增加客户和投资者的信任。
  • 提高运营效率: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可以使企业的运营更加稳定和高效。

综上所述,建立高效安全管控风险制度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保护员工安全,降低风险导致的损失,提升企业形象,并提高运营效率。建立这种制度需要经过深入的风险评估、制定制度、培训和教育以及监督和持续改进。通过健全的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确保安全稳定地运营,并保护员工和企业的利益。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实现绿色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及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上级公司规定,结合我项目部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的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

第三条 各分包单位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

第四条 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落实到人,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第五条 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项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

第六条 对于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的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化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

第七条 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原则,

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掌握不生产。

四、什么风险管控?

针对风险预测、风险识别,开展风险管控。

五、如何有效管理顶板风险?顶板风险管控辨识制度指南

什么是顶板风险?

顶板风险是指在矿山、隧道和建筑工地等地方,由于地质结构、工程施工等原因,顶板可能发生的塌方、坍塌、滑动等情况,存在危及人员安全的风险。

为什么需要管控顶板风险?

顶板风险一旦发生,可能导致工人伤亡、设备损坏甚至工程延误,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因此,有效的顶板风险管控非常重要。

顶板风险管控辨识制度的作用

顶板风险管控辨识制度是一套系统化的管理工具,旨在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顶板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顶板风险管控辨识制度的要点

以下是一套常见的顶板风险管控辨识制度的要点:

  • 风险识别:通过调研和现场勘探,识别潜在的顶板风险,包括地质条件、顶板结构强度等。
  •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人员和设备的潜在影响程度,以及发生的可能性。
  •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计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加固地质结构、采用安全工法等。
  • 风险监测:对顶板的稳定性进行监测,确保管控措施的有效性。
  • 培训和教育:向员工提供关于顶板风险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 经验总结和改进:定期总结和评估顶板风险管控的效果,并进行改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顶板风险管控辨识制度实施的挑战

顶板风险管控辨识制度的实施可能面临以下挑战:

  • 信息获取困难:获取准确的地质和工程信息可能是一项挑战,需要依赖专业勘探团队的支持。
  • 管控措施的有效性:选择和实施有效的管控措施是关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
  • 员工培训和教育:培训和教育的质量和时效性对于顶板风险管控的效果至关重要。
  • 持续改进的挑战:不断改进和提升顶板风险管控制度需要企业和管理者的积极推动。

结语

通过实施顶板风险管控辨识制度,企业可以更加科学地识别和评估顶板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工人的安全和项目的顺利进行。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本文能帮助您了解如何有效管理顶板风险,并通过顶板风险管控辨识制度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六、企业如何建立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制度?

  1. 总则
  2.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强化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风险管控,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现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特制定本制度。
  3.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
  4. 管理职责
  5. 公司对各部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协助上级公司对重大危险源挂牌督办。
  6. 公司各职能部门是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责任主体,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本部门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7. 风险辨识
  8. 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风险辨识,各部门、班组、岗位辨识后,经安全环保部审核实施。风险辨识结果应形成清单,汇总成册,下发到部门、班组、岗位。
  9. 风险辨识范围应涵盖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10. 在作业环境、作业内容、作业人员或者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发生变化时,应当立即重新对其进行风险辨识。有以下情况时,应及时针对变化范围更新风险信息:

(一)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等级的改变。

(二)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风险的再评价。

(三)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四)风险等级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调整。

(五)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风险辨识和评价。

  1. 风险评价与分级管控
  2. 根据生产经营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3. 在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时应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等方面考虑,不同级别的风险应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可行、有效的控制措施。
  4. 风险管控应遵循“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级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参与管控,逐级落实管控责任。
  5. 公司应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对重大危险源的管控,还应当遵守国家和上级公司的有关规定。
  6. 公司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以及应急措施。
  7. 公司应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风险监测和预警。
  8. 附则
  9.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10.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七、风险分级管控:有效管控风险的关键策略

风险分级管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评估和分类,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这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还能减轻风险事件对企业或组织造成的损失。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风险分级管控的目的和实现方法。

风险分级管控的目的

1. 识别和评估风险

风险分级管控的首要目的就是对企业或组织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通过系统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风险的性质、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等。这为后续的风险管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分类管控风险

在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风险分级管控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根据风险的特点和严重程度,采取差异化的管控措施。对于高风险事项,需要采取更加严格和有效的管控措施;对于低风险事项,则可以采取相对宽松的管控措施。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管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能合理配置有限的管控资源。

3. 提高风险管控效率

通过对风险进行分级管控,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从而提高风险管控的整体效率。同时,分级管控还能够促进企业或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风险管控的闭环机制,进一步提升风险管控的整体水平。

风险分级管控的实现方法

1. 风险识别和评估

风险分级管控的第一步就是对企业或组织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这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并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和评估工作。通过收集内外部信息,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发展战略,系统地识别和分析各类风险因素,并对其发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

2. 风险分级

在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对风险进行分级管控。通常可以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对于高风险事项,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对于中风险事项,则需要采取一定的管控措施;而对于低风险事项,则可以采取相对宽松的管控措施。

3. 制定管控措施

在对风险进行分级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对于

八、如何有效进行风险管控?风险管控经验分享

风险管控经验分享:如何有效进行风险管控?

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风险管控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有效进行风险管控可以帮助企业避免损失,保障持续稳定的经营。本文将分享一些实践经验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风险管控。

了解和评估风险

首先,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估。这包括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因素。内部风险包括组织结构、员工行为、管理制度等;外部风险包括市场竞争、法规变化、自然灾害等。通过分析和评估这些风险,可以确定关键的风险点和可能的影响程度。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在制定策略时,需要参考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可以采取风险避免、风险转移、风险减轻等策略。同时,要确定责任人和监控措施,确保策略的执行和效果。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持续的风险管理,建立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非常重要。这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流程、明确风险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培训员工的风险意识等。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提高组织对风险的感知和应对能力。

监控和反馈

风险管理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需要定期监控和评估风险的变化和效果。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如数据分析、风险预警系统等,及时识别和应对风险。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总结和改进风险管理工作。

与其他企业经验交流

在风险管控的过程中,了解和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参加行业会议、加入专业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与其他企业进行经验交流。通过分享和学习,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风险管控能力。

综上所述,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需要全面了解和评估风险、制定策略、建立管理体系、持续监控和反馈,并与其他企业进行经验交流。希望本文所分享的经验和方法能对您在风险管控方面提供帮助。感谢您的阅读!

九、风险分级管控方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纳入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对重大风险管控措施、较大风险管控措施以及危险作业、发包与出租等的风险管控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是进行风险点排查。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并重点排查生产工艺技术及流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生产经营场所,有限作业空间等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以及相关作业活动。

二是进行风险因素辨识。对排查出的风险点选择适用的分析辨识方法进行风险因素辨识,明确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和环境影响因素。

三是进行风险评价和分级。根据风险因素辨识情况,对风险点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将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

四是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的确定。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涉及重大危险源等风险点,应当确定为重大风险。发生过1次以上不足3次的轻伤且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因素的场所且同一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在3人以上不足10人的风险点,应当确定为较大风险。

将风险进行分级后,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办法》中规定了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十、中风险管控措施?

1、划定防控区域范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组织开展传播风险评估,以最小防控单元(如学校以班级、楼房以单元、工厂以工作间、工作场所以办公室、农村以户为最小单元)划定防控区域。适度限制一定范围内的聚集性活动。

2、启动强化监测。出现感染来源不明病例时,确定在一定区域范围的医疗机构,有传播风险的场所、单位和社区开展重点人群的强化监测。时限为自疫情发现开始,持续至末例病例报告后 14 天。

3、开展终末消毒。对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及其他可能受污染的交通工具和重点场所等环境和物品实施终末消毒。